童士豪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团购行业将持续去年的融资热情,业内前几名企业会融到更多的钱,促使竞争更激烈。
投资人犹豫了
竞争激烈的背后,也让投资人看到了国内团购发展的软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本报记者,春节前曾有两家团购企业拿到了投资意向书,但最终投资人选择了撤资。
"先期进入团购领域的企业一般都能赚钱,但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不少企业的做法开始变形,再加上不少重庆互联网巨头们对团购领域的涉足,更是让投资人对该行业的投资变得小心谨慎。"
重庆互联网行业天生带有轻资产的烙印,这种特性决定了团购网站在吸引投资人的时候,只有靠规模和业绩说话,这样容易让行业陷入一个怪圈。
上述投资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部分团购网站唯一的盈利渠道就是销售的扣点,以前每做一个团购项目,团购网站都能通过抽成赚钱,但现在不少团购网站为了吸引人气和商家,不抽取任何团购佣金,甚至有不少自行垫钱,赔钱赚吆喝。
"现下无论是营销还是渠道扩张的成本都在大幅度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其持续融资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指望靠规模效应、低价格挤对竞争对手,但实际的盈利能力很差,这种现状显然让投资人不甘愿为此持续埋单。"他说。
可见,持续烧钱总有兵粮寸断的一天,而此时或许就是行业大浪淘沙的时刻。上述投资人告诉记者,不少业内小企业现在已经意识到这点,它们中的不少家已开始考虑以整合并购的形式来对抗互联网大平台的进驻,"对这些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他们的先天优势在于原本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团购对他们而言无非就是给用户多提供一项服务功能。"他说,"小企业同行间的抱团发展是一个好方向,但要谨慎处理并购后可能产生的各自为政的问题。"
而对于国内团购行业的下一步发展,童士豪也有自己的判断,他告诉记者,今年团购必将经历一波大浪淘沙。"团购只是一种培养市场的互联网创新模式,专做团购的企业指望借这个单一的功能维持长期盈利的机会不大,但其可借助团购积累的客户以及商家,依据他们的需求提供其他合作的方式,拓展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改变单一的商业模式会是最终胜出的方法。"